脑中风 脑卒中(Stroke)是脑中风的学名,包括缺血性脑卒中(脑梗死)和出血性脑卒中(脑实质出血、脑室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)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,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,局灶性(或整体)脑组织损害,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。具有发病率、致残率、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。 诊疗范围 2024年10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774 浏览
脑梗塞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(主要为颈内-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-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)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、闭塞,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,临床上表现为偏瘫、偏身麻木、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,旧称脑血栓形成。该病为常见的脑血管病,占脑血管病的70%,起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,患者常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病史,或有动脉粥样硬化体征。 诊疗范围 2024年10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322 浏览
脑梗死_缺血性卒中_神经内科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卒中,在发病 4.5 小时以内是治疗的黄金期!根据病因不同,采用「TOAST 标准」可将脑梗死分为 5 个类型,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、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: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梗死,可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闭塞或狭窄。心源性栓塞型:指由于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脑梗死,房颤最常见。 患者答疑 2021年07月22日 119 点赞 0 评论 7420 浏览
出血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病变基础上,梗死区内的血管再通时,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称为出血性脑梗死,也称为脑梗死后出血发生率约30%~40%。 患者答疑 2021年06月30日 118 点赞 0 评论 2134 浏览